《知否》中王大娘子是低嫁,为何在婆家还是没地位?
在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中,王大娘子(王若弗)出身显赫,作为前太师府嫡女,本应是盛家地位最高的女性,却因多重原因在家族中缺乏实际话语权。
性格缺陷:直率鲁莽与低情商
1. 不善权谋与心机
王大娘子性格直爽,喜怒形于色,既不屑于林小娘式的“扮柔弱”,也不擅长隐藏真实情绪。
面对林小娘的心机手段(如装可怜、以诗词勾引盛紘),她常因莽撞冲动而落入圈套,被盛紘视为“无理取闹”,甚至被扬州官眷嘲笑十几年。
2. 情商不足激化矛盾
她常以“低嫁”自居,反复提及娘家对盛紘仕途的扶持,无意中戳中盛紘作为庶子的自卑心理,导致夫妻感情疏远。
例如,盛紘曾因她当众嘲讽自己“靠王家上位”而愈发冷落她。
夫妻关系失衡:情感疏离与宠妾灭妻
1. 盛紘的庶子心态与情感需求
盛紘出身庶子,对“知书达理”有执念,而王大娘子文化修养有限,与丈夫缺乏精神共鸣。
林小娘则投其所好,以诗书才情和柔弱姿态满足盛紘的虚荣心,形成“宠妾灭妻”的局面。
2. 林小娘的争宠策略
林小娘表面柔弱实则工于心计,通过掌控管家权、为子女争取利益等方式逐步架空王大娘子。
例如,她曾私卖田产、纵容墨兰私会梁晗,却因盛紘偏袒而免于重罚,反衬王大娘子的无力。
家族权力结构的制约
1. 盛老太太的制衡
盛老太太虽认可王大娘子的正妻地位,但对其能力并不信任。
例如,林小娘管家期间,老太太默许其权力扩张,仅在关键时刻(如墨兰私通事件)介入维护家族体面,客观上削弱了王大娘子的权威。
2. 娘家势力的局限性
王家虽显赫,但长期未直接干预盛家内务。
王大娘子仅在涉及子女婚嫁(如华兰十里红妆)或家族危机(如荣飞燕事件)时依赖娘家支持,日常斗争中缺乏有效外援。
子女与命运的反转
1. 母凭子贵的转折
王大娘子的地位最终因长子长柏中举、娶海氏嫡女而提升。长柏的仕途前景迫使盛紘重新重视嫡妻体面,林小娘势力随之瓦解。
2. 性格与命运的讽刺
王大娘子的“没地位”本质上是封建家族中女性依附于男性权力的缩影。
她虽善良正直,但缺乏独立谋略,最终因康姨母挑唆犯下毒害盛老太太的大错,被罚禁闭十年,凸显其悲剧性。
总结:低嫁表象下的复杂现实
王大娘子的困境并非单纯因“低嫁”导致,而是性格缺陷、夫妻情感错位、家族权力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她的经历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即便出身高贵,仍可能因制度压迫与自身局限沦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。
其结局既是对“贤妻良母”标签的解构,也是对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”主题的呼应。
她虽不完美,却以直率本性为子女树立了底线,最终通过子女的成功实现另一种救赎。
我要说的就是这些。
下一篇 没有了